行业新闻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重点摘要

发布日期:[2009/3/13]    共阅[3695]次
    一、设计阶段
1、遵循GB50367-2006的相关要求,合理选择Ⅰ级碳纤维布和A级结构胶
2、胶粘剂主要区别在韧性和耐湿热老化性能,在实际工程中不能单纯以强度检测来考核胶体性能,往往劣质胶早期强度高。

二、施工阶段
1、修整原结构应采用专门的修复材料对原构件的裂缝和局部缺损进行修补;修补后,原构件表面的平整度偏差不应大于1.5mm/m
2、对施工人员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使用化学胶液时,应保持施工现场通风良好。
3、加固工程使用的结构胶,应按工程用量一次进场到位。进场验收时应检查其品种、级别、包装、中文标志、安全性能鉴定报告、出厂日期、出厂检验报告等。 复验指标:拉伸剪切强度、正拉粘结强度、耐湿热老化性能。
抽样数量:每组分各3件每件取500g,混合后送检。
4、4.2.2-注中:如果胶粘剂老化性能的快速检验不合格时,允许重新复验,复验合格改评为合格
5、若产品性能鉴定报告和出厂检验报告中均做了垂流度、适用期和热变形温度的测定,进场复验胶粘剂工艺性能时,可以仅检查报告有效性。
6、纤维复合材料应按工程用量一次进场到位。
纤维复合材料抽样复检指标:
①抗拉强度标准值、弹性模量、伸长率
②布单位面积质量和板的纤维体积含量
③对K数有怀疑应检测K数
7、质量控制一般项目:
碳纤维织物的缺纬、脱纬,每100m不得多于3处;
断经(包括单根和双根),每100m长度不得多于2处
长度 布 ±1.5% 板±1%
厚度 板±0.05mm
8、胶层厚度控制:
布:1mm~2mm 板:1mm~3mm
9、10.3.5纤维复合材胶粘完毕后应静置固化,并应按胶粘剂产品说明书规定的固化环境温度和固化时间进行养护。
当达到7d时,应采用邵氏硬度计检测胶层硬度,判断其固化程度,并以邵氏硬度HD≥70为 合格。然后进行施工质量检测、验收。
若邵氏硬度HD<70,应揭去重贴,并改用固化性能良好的胶粘剂。
打印此页】 【返回
#

研发中心

 
 
 
 
 
版权所有 © 上海怡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05017930号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车站北路612号中星理想商务大厦505B室   电话:86-21-65930771 65930161
工厂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北姚家宅路3333号